本文转自:长治日报
墨一
蝉鸣盛夏,又一批青年学子背起行囊,踏上社会实践的旅程。这本是增长见闻、锤炼本领的好机会,但安全这根弦,丝毫不能松懈。
社会实践是校园与社会间的重要纽带,其价值在于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成长,但一切探索的前提,是筑牢安全防线。面对的车间机械、田间沟壑、实验设备等,都有可能是学生们“潜在风险点”。此时,学校的组织责任与实践单位的主场责任,如同双重保险,任何一环失守,都可能让安全防线出现漏洞。
筑牢安全防线,需要建立全链条的责任闭环。学校作为组织主体,必须把安全评估前置到实践策划的第一步。在选择实践单位时,要对其安全记录、防护设施、应急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查,拒绝与安全资质不过关的机构合作。实践过程中,需配备足够的带队人员,与现场安全员形成“双监护”机制,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实时提醒与规范,确保风险苗头能被及时发现和化解。
实践单位则需扛起主场责任。无论是企业、景区还是科研机构,都应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制定专项安全方案。危险区域必须设置物理隔离与醒目警示标识,复杂操作环节严禁学生擅自触碰,参与引导的工作人员需熟练掌握突发情况的处置流程。学生踏入的是陌生环境,单位的专业性指引就是他们的“安全导航”,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放大风险。
更重要的是,安全教育不能止于“告知”,而要落到“践行”。在实践开始前,通过典型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拟演练等方式,让学生真正认识风险、学会避险,远比签一份安全承诺书更有实效。当学生具备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,安全防线才能从“外部守护”延伸为“内外联动”,形成更坚固的保护网。
暑期实践的意义,在于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。每一份安全责任的落实,都是对青春最有力的守护。唯有学校、实践单位、学生三方形成合力,将安全责任贯穿于社会实践的每个环节,才能让每个走出校园的学生都能带着收获平安归来,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青春成长的“助推器”。
热丰网-按月配资开户-股票如何配杠杆-股市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