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里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不断深化“立业万里”品牌效应,依托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服务效能,聚焦长期失业青年、就业困难人员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,通过人社业务办理、就业服务指导、求职招聘、技能培训、创业指导、劳动调解等六大服务,构建“三位一体”(排摸需求、精准服务、服务升级)的服务提升体系,不断提升求职群体就业服务感受度。
需求排摸,采用“网格化走访+数字化建档”双轨模式。发挥居民区就业援助员了解社区情况的治理优势,对失业青年开展精准排摸,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动态数据库,详细记录技能特长、求职意向及就业帮扶需求等关键信息。
对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
精准服务,针对不同就业群体实施分层分类服务。对“慢就业”群体开展职业体验日、招聘会等活动;对技能不足者推送“职业技能培训+一对一就业指导”捆绑包;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就业托底服务,依托就业援助基地寻找就业托底岗位;对离校未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,主动了解求职意向每周开展电话回访,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与岗位推荐;对有创业意向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;对无就业意向者,持续跟踪回访。依托动态岗位库与求职档案的联动机制,实现“政策主动推送、岗位需求匹配、服务全程跟进”的就业服务模式。
开展一对一专家就业指导
服务升级,织密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。新增1处社区就业服务站,设立接待咨询区、指导服务区、综合活动区、信息查询区四大功能区,为求职者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。建立服务回访机制,通过服务二维码或面谈收集改进意见,形成“需求发现-服务提供-效果评估”的闭环管理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服务、从粗放供给到精准匹配的转变,不断提升求职者就业服务感受度。
今年7月,家住万里社区的一位居民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“15分钟就业服务站”寻找就业指导服务,工作人员通过简单的沟通后,了解到他已经49岁,因为单位裁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,投递的大部分简历都得不到回复。这位居民表示,自己对求职的行业没有具体要求,只需一份稳定的工作。工作人员根据其个人情况,推荐他前往上海普欣就业援助基地并帮助做好面试辅导,助力其顺利通过面试,成功入职。
就业指导服务
截至目前,万里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已累计开展20场特色就业促进活动,举办“大中城市”联合招聘会6场,共服务800余人次,高效回应多元人群的就业岗位需求。未来,万里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秉承“以人为本、服务至上”的理念,不断深化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站点建设,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,推动实现辖区高质量充分就业,持续擦亮“立业万里”服务品牌。
热丰网-按月配资开户-股票如何配杠杆-股市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